日本網友:如果國外不賣給中國機床,我們就造不出機器?
發布時間:
2022-10-19
作者:
愛派爾集團
有人說:如果國外不賣給中國機床,中國就生產不出產品!
回你一個字:放屁!
數控機床和機床的區別
其實,現在我們所說的“機床”泛指數控機床,也就是裝有程序控制的機床。全球用得最多的如發那科數控系統,國產的數控系統有華中數控、凱恩帝數控等。
而那種需要人工手動控制的傳統機床早已被踢出“機床”系統,被歸納為手工加工的范疇。
首先第一點,如果國外不賣給中國機床我們就無法生產產品,底層邏輯便是錯誤的。數控機床的應用是能保證加工件的質量和精度,而人工操作加工的產品因人而異。大師傅自然沒有問題,小師傅加工的就難堪大用。而人工加工的效率也遠不如機床加工,高效率是現代工業控制成本的基礎。
中國機床的輝煌年代
別看現在德國日本機床發達,我國的機床技術也有過輝煌的年代,只是往事不可追憶,想想都是淚啊。
1951年無錫開元機械廠就研發出了重達26噸立式車床,這是咱們自主研發的第一臺重型車床,而且還在德國萊比錫國際機床展上大放異彩。
隨后的幾年,中國機床在研發上如同開了掛。1952年制出第一臺大型立式車床,1953年制出第一臺龍門爆床,1955年更是了不得!新中國第一臺C602-1型普通車床量產,而且精度達到世界水平。C602-1車床也被印刷到了第三套兩元面值的人民幣上。
只恨自己無法穿越到1951年,如果可以,會改變中國機床目前局勢吧。
細心的朋友會發現,除了第一臺重型車床,其他幾個劃時代的研發成果都來自東北,所以,在那個時期,東北對國家的工業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!
現在的中國機床
有網友問,為什么中國機床高開低走呢,其實,這中間發生了很多事情,蘇聯解體、金融危機、十八羅漢廠的不作為等等,想了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,《中國機床發展史合輯》為你揭開謎題。
從出口額上看,2021年我國金屬加工機床增長43%,金屬切削機床增長42%,金屬成型機床增長44%,機床刀具增長43%,出口額也超過330億美元。這些數據無不證明我們在奮勇直追,機床進口額連續十年下滑,也表示我們正逐步擺脫對國外機床的依賴。
低端機床國產占有率90%,中端機床70%,高端機床10%,這些數據在穩步增長。
所以,我們中國生產產品完全可以自給自足,這天下離了德國日本一樣轉!